服裝批發市場,很多城市都有,大小不一,但風格相近,都是那么擁擠和熱鬧。服裝批發市場里的價格最沒有譜,看似很一般的款式,服裝批發商可能開口要價就很高。很多買家對于服裝價格沒有低價,經常被批發商“忽悠”暈了。
服裝價格水分很多,一般沒把標價“砍”下去三分之二就不算砍價。比如要價180元的衣服,最終60元就能成交。話雖這么說,但是等你一進服裝批發市場就很容易把握不好價格的尺度。
服裝批發商“忽悠”的風格不同,但是殊途同歸,有兩條“忽悠”絕招頗有殺傷力:一條是不停催促買家“你說多少嘛,你出多少錢要吧”,而買家一報價就等于引頸受戮了;還一條就是在成交以后“悔恨不已”,開口閉口“沒見過你這么砍價的,都這么砍價我們生意都不要做了。”兩招一結合,買家基本都認為自己拿到了低價的貨。
面對水分極大的服裝標價,服裝買家雖不能百戰百勝,但至少可以防止被“忽悠”。
首先,服裝買家應該先瀏覽一下批發市場,看看自己想購買的服裝有幾個檔口在賣。
然后選定一個檔口位置好的開始問價,因為檔口位置好一般價格也要高一些。先問要價,然后問最低價,同時很客氣地說:“我也剛來看,不太清楚價格,到別處問問您不介意吧?反正您這里要最便宜我再回來。”有道理也有禮貌,批發商也不好為難你。
接著到下一個攤位按上一個程序走,比如當對方提出最低價為150元的時候, 就說:“剛才那邊還只要120元,你這里要150元,我再看看吧。”對方一定會說:“那你說多少吧。”這時候你可千萬不要報價,仍然和和氣氣地讓批發商報最低價,然后再比較。在批發商用降價勸說你拿貨的時候也要“義無反顧”地離開,因為這個價錢的水分一定仍然不小。假如對方不再挽留你,說明這個價錢應該接近底價了。
當檔口走得差不多的時候,服裝買家可以知道大概批發商能接受的底價大概是多少了,然后“狠砍”一個服裝不能接受的價錢,然后再往上抬一些,最終能在比較合理的價格成交。
服裝買家大可不必擔心批發商的利潤,因為他們主要靠批發服裝賺錢,靠的是走量掙錢。另外,很多服裝的成本價低得讓人難以置信。
服裝買家進貨與其和批發商“砍價”,不如讓批發商之間互相“砍價”。據說,這種方法多少還借鑒了博弈論的思想。當然,上面的方法是真對服裝買家進入新的批發市場而言的,如果與服裝批發商建立起了穩定的供貨關系,大可以省去這些砍價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