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如何培養?其實不是由家長說了算的。”
近日,在達安基因大眾基因產品事業部舉辦的一場名為“走進奇妙的基因世界”親子活動中,中山大學達安基因特聘教育專家成小平對參加活動的學生家長如此“叫板”。
活動現場, 成小平向家長講授育兒要訣
如今,孩子的培養與教育,已然成為一個家庭的頭號“難題”。尤其是二胎時代的來臨,讓每個家長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通過這些年來的觀察,成小平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家長普遍覺得孩子越來越難教了。
成小平認為,這其實是家長的一個“誤會”:“你看,每個初臨世界的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但如今的父母身處快速變化、激烈競爭的時代,這是區別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的強烈特質。因此,很多家長往往會把成人世界的競爭壓力傳遞給孩子,而本應享受快樂童年的孩子,卻承受了巨大的‘額外’壓力。”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家長們有意無意地對孩子傳遞這樣的意念:
—寶寶啊,你要好好學習,長大才有出息。
—寶寶啊,現在不努力,長大當苦力。
毫無疑問,每位家長都對孩子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但成小平不得不這樣提醒家長們:希望越高,失望越大,這就是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也就是說,家長越是希望孩子好,就越是會看到孩子不好的地方。這正是中國式家庭教育“詭異”之處。
參加活動的 孩子熱情高漲
成小平喜歡向家長提這樣一個問題:你知道自己的孩子都有哪些優點嗎?遺憾的是,他常看到,很多家長想了半天也數不出孩子一個優點。
但如果問題換成:你知道自己孩子都有哪些缺點嗎?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讓成小平很不理解,難道孩子真的有那么多缺點,那么少優點嗎?不盡然。
其實人類看待一樣事物時,既有焦點,也有盲點。只看到孩子缺點的家長,在教育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是焦慮、擔心和惶恐。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的教育往往是要求、命令、控制式的,甚至是訓斥、責罵。長此以往,家長會越來越辛苦,孩子則會越來越痛苦。
所以,家長之所以覺得孩子很難教,極可能是因為家長習慣看到孩子的缺點,忽視孩子的優點,導致感覺孩子很難教。
這時候,家長要學會轉移焦點,看到孩子缺點的同時,也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在這種狀態之下,家長的焦慮感會減輕。而在放松的狀態下,家長教育中的要求、命令和指責成分隨之減少,對孩子欣賞的部分會越來越多。這種教育模式,讓家長和孩子都輕松和快樂起來。
成小平認為,“孩子難教”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家長不會教。在與家長分享時,成小平提到了多元智能理論。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所提出的。加德納認為,智能是解決問題或者創造產品的能力,是一種潛在能力。
孩子們認真 動手做實驗
其實,每個人都與生俱有多元智能,包括: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空間、身體-動覺、自我認識、人際交往、自然觀察等智能,并且由于遺傳和生活經歷的差異,個體智能的強項和弱項各不相同。
在實際生活中,不少家長更看中與學習成績密切相關的語言智能和邏輯-數學智能,這其實是狹隘的表現,我們要知道,每個智能都可以成為一個人成才的途徑。家長的責任在于,找到孩子的優勢智能,充分挖掘,而不是主觀地認為孩子應該這樣或那樣。
其實,家長也明白,學習不是逼就有用的。每一次,成小平都會提醒焦急的家長: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因為我們知道,九歲前是孩子天賦的最佳培養期,可一旦錯過了則是不可逆轉的,后果很嚴重,家長須謹慎。
那么,如何發現孩子天賦呢?
“過去的‘笨’辦法是通過觀察,事實上觀察的方法,不但耗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準確度不高。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我們可以‘走捷徑’,通過基因科學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究竟是什么。”成小平介紹道。通過多元智能基因檢測,我們可以知道在八大智能中,孩子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進而挖掘和拓展孩子的潛在能力。
成小平認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從某種程度上看,就是讓家長成為智慧家長。因為今天的中國社會有太多的父母不懂孩子的教育,更無法給到孩子智慧的愛。成小平總結道:“在今天這個時代,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自己。”
“放下焦慮,降低期待,找準孩子的真正潛能,其實孩子很好教。”成小平如是說。
成小平
國際認證親子導師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特聘教育專家
華南師范大學“兒童核心素養發展與研究課題組成員”
曾就職于全球最大教育集團英國培生(Pearson)集團,對西方教育有深入了解。長期致力于家庭教育及親子關系的研究和咨詢工作,為美吉姆、天才寶貝、紅黃藍等國內外一線品牌以及華南區各大幼兒園、學校提供教育咨詢,受邀開展全國性家庭教育講座700多場,受益家庭30余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