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親喂寶寶,
又不想過早結束母乳喂養,
你會怎么辦?
吸奶時會不會疼?會不會吸不出來?會不會操作不便?……
你以為只有你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且讓歷史上母乳喂養的那些前輩們告訴你,
吸乳裝備升級道路上的進(血)化(淚)史
母乳喂養的歷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悠久,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出現的麻煩也如影隨形。當寶寶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直接吸奶,媽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直接喂奶的時候,尋求母親與孩子之間的哺乳工具就是一件當務之急的事情。
哺乳工具的進化論最早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希臘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嘗試利用機械設備提取母乳,這可以看作是為了解決母乳喂養中一系列問題的最初嘗試。人們為了改善吸乳時的舒適度以及提高吸乳量,不斷改進吸乳器的材質和技術工藝。1854年,世界上第一款有專利證號的吸奶器在美國誕生。隨后的十九世紀末又出現了采用玻璃和橡皮球材質的吸乳器,1942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吸奶器……
(1854年,軟管出現,方便操作,但風箱吸力巨大,只有“忍者”才能默默忍受)
(1942年,電動吸乳器效率大增,但笨重的機身,只有“大力士”才能拎得起)
但電動吸奶器的誕生并沒有完全解決這一難題,它笨重的機身使得想實現隨時隨地吸奶則更加難上加難;四十年后,便攜式電動吸乳器讓媽媽重返職場,實現了“移動吸乳”,但巨大的噪音讓吸乳這樣一件私密的事情變得十分尷尬。
1998年,雙側電動吸乳器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噪音方面的困擾,但機械式的吸乳方式畢竟與嬰兒吮吸的感覺不一樣,不僅力度不合適,也不能有效地刺激母乳分泌。
(1998年,雙側電動吸乳器出現,但機械式吸乳,如“機器人”般缺乏人性)
由此可見,在這幾百年的時間里,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直沒有停下對吸乳器升級改進的研究之路,從吸力的調整,到奶量的提升,到移動式吸乳,再到人性化體驗,一部吸乳裝備的進化史就是哺乳媽媽的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