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多次創業者,在做“爸爸的選擇”之前,還做過好幾個創業項目,包括精密儀器、服裝、醫療設備等,有一個共同點,都在實體經濟領域,而沒有選擇時髦的互聯網。
按說,我從北大畢業、在美國留學,是最早接觸互聯網、共享經濟這些新東西的,身邊也有不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和創業者,我為什么沒去做這方面的創業?
這當然跟個人專業和興趣有關,我是學化學的,興趣也在實體制造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判斷:我認為中國這么大,有這么多勞動力和消費需求,完全依靠進口或者電商貿易是不行的。中國必須有強大的制造業,來提供就業,提供消費升級所需的高質量產品。而中國的制造業和實體經濟遠沒有完成升級換代,還停留在低附加值的簡單制造階段。
一
眾所周知,中國當前互聯網經濟發展很快,在電商、共享經濟等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中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還和國家工程高鐵一起,被稱為“新四大發明”。全世界也沒有像中國這樣,20%的消費品通過網購,一個賣低質貨的APP短短一年可以吸引上億用戶;也沒像中國這樣,一夜之間滿大街都是共享單車,甚至泛濫成城市公害。
不可否認互聯網經濟創新的價值,這是幾代互聯網人艱苦創業的結果,同時也是中國商業基礎設施不完善的產物。美國的沃爾瑪、山姆店等遍布城鄉,可能不需要什么都網購,但中國在這方面原來很落后。所以阿里巴巴的馬云說,電商在美國是甜點,但在中國是主菜。
互聯網經濟也不能歸入虛擬經濟范疇,按照一些經濟學者的觀點,實體經濟本身包括制造、流通、零售,電商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還創造了“新實體”的概念。
這當然是有道理的。中國這些年的消費的快速發展,逐漸取代投資和出口的主引擎地位,電商等互聯網經濟發展功不可沒。尤其是對數量上占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而言,互聯網基本上等于救他們于水火,幫他們拿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入場券。
但即便是電商的鼻祖馬云也承認,中國不可能離開實體經濟和制造業。中國這么大,有那么多人需要就業,不可能像一些小國一樣,完全靠國際貿易調劑有無,日子也能過得很好。
從糧食、奶粉到汽車、芯片,這些東西不可能都靠買。尤其是一些帶有核心技術的東西,是花錢也買不來的。即便平時可以買,關鍵時候也會被人卡脖子。最近的中興事件和芯片焦慮,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這個意義上說,搞實體經濟和制造業,不僅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也是企業家有戰略眼光和家國情懷的表現。
二
以前選擇創業方向,都是出于市場判斷和北大人天生的責任感,但最近的經濟形勢讓我越來越堅信自己的判斷。
最近看到新華社旗下《財經國家周刊》發表的一篇文章,在這方面跟我很大啟發。這篇文章題目是《是時候反思中國的互聯網經濟了》,作者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整個西歐的發展都是沿著英國的次序往前的,從“農業革命—工業(交通)革命—醫療衛生革命”,然后逐步進入現代化。但南美、亞洲一些國家,并沒有按照這個發展,有些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并未完成,就直接進入城市消費時代,所以會遇到經濟結構失衡和“中等收入陷阱”。
在中國互聯網經濟一枝獨秀的繁榮下,也已經出現了這方面問題的苗頭。比如制造業未完成轉型升級,無法支撐互聯網經濟可持續發展。
道理非常簡單,電商再發達,如果你沒什么東西可賣,或者平臺上只有質次價廉的產品,這個模式也很難持久健康發展。而中國市場這么大,又不可能完全靠進口來解決日常消費需求。制造業的短板不補上,互聯網經濟就可能變成建在沙灘上的高樓。
以拼多多為例,這款火爆的應用,是以向中老年和農村用戶推銷低質商品為營利模式的平臺,賣的東西雖然很便宜,但大部分是低質過剩或者不需要的商品,靠低價刺激出的消費需求,就像當年的家電下鄉,最終會造成巨大浪費和隱患。這與消費升級的要求背道而馳,簡直就是消費降級。
更重要的是,這種低質的商業模式創新,是建立在不尊重勞動者權益、損害知識產權基礎上的,不僅不會幫助制造業,還會挫傷創新,毒害實體經濟和制造業。而且,除了一兩家賺錢的平臺之外,很多所謂電商平臺,都是靠資本燒錢維持的,一旦投資者撤火或者創業者斷糧,所謂創新模式就玩不下去了。看看那些數不清的共享單車企業的命運就知道了。
而這些錢,原本是可以投在制造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上的,如果資本都流向了賺快錢的所謂創新上,就可能耽誤制造業升級的歷史機遇,讓中國經濟大廈的根基更加不穩。
這就是我,一個制造業創業者堅守實體經濟的理由,也是我堅持跟一些不良平臺死磕的原因。看不清楚的人,覺得我不理性、太瘋狂,其實我是看到了經濟規律背后最大的理性,而有些“創新者”的瘋狂,你都想象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