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就有一話題“免疫力提升伊起來”被家長們送上了熱門。這個探討如何提升兒童免疫力的話題下,家長們花樣百出,讓孩子學舞蹈鍛煉身體、在室外玩耍、做手工等;也有家長曬出為孩子精心制作的果蔬大餐。在家長們看來,提高免疫功能似乎就是讓孩子吃好玩好。
然而,也正是這場互動,暴露了家長們的“偏科”現象。這時,再回溯這個話題的源頭——達因伊可新聯合央視《生活圈》發布的《兒童免疫力提升行動倡議》,才后知后覺這一科普的必要性。
不良作息、情緒正成為傷害兒童健康的“利器”
在部分家長的觀念里,只要給孩子吃好吃飽,再經常運動,孩子們就身體倍兒棒。所以在互動中,相比普遍提到的飲食和運動,作息和情緒都甚少被提及。而這兩種因素恰恰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正逐漸成為傷害兒童健康的“利器”。
先說作息,當下我國兒童睡眠不足狀況普遍。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19-2020)》顯示,95.5%的小學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的睡眠時長未達標。
要知道充足的睡眠會使人體產生胞壁酸因子,胞壁酸會促進人體白細胞產生,從而促使巨噬細胞活躍,而巨噬細胞的主要功能就是清除機體損傷處組織和細胞的壞死碎片以及病原體等。所以睡眠質量變好后,免疫力也會提高。
兒童情緒也是家長們易忽略的一個方面。近年來,我國18歲以下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持續上升。《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而情緒調節和兒童健康有密切的關系,會影響兒童免疫力。臨床發現,情緒消極、缺乏活力會影響整個機體的協調性和活力,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呼吸道感染、鼻炎以及消化道等疾病。
后疫情時代,疫情隔離、網課等很容易影響到親子關系以及孩子的情緒,兒童情緒管理,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
相比睡眠和情緒,人們對營養的認知則陷入了更深的常識性誤區。
兒童重要營養素缺乏已成我國公共衛生問題
囿于人們營養觀的滯后性,大部分人認為通過日常飲食就能滿足人體營養所需。但日常飲食能為機體提供較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宏量營養素,而對兒童生長發育必需的某些微量營養素卻很難足量供應。
比如有“抗感染維生素”之稱的維生素A和有著“陽光維生素”之稱的維生素D,盡管動物肝臟含有相對豐富的維生素AD,深綠色蔬果中含有一定量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類胡蘿卜素),但由于兒童胃容量小,膳食結構不合理,喂養方式不正確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國兒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
據2019年發布的《中國兒童維生素A、E缺乏與呼吸道感染》顯示,我國47.98%的6月齡-14歲兒童維生素A不達標,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占比超過了50%。因此,為了改善我國兒童維生素A、D普遍缺乏現象,伊可新等維生素AD補充劑也成為醫生們最常推薦的營養素補充產品,并建議從寶寶出生起就開始預防性補充,持續補到6歲。
可見,提升兒童免疫力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除了人們廣泛意識到的飲食和運動,還需要從營養、睡眠、情緒三個方面同時著手。這也是伊可新聯合CCTV《生活圈》欄目新媒體發布《兒童免疫力提升行動倡議》的原因——給家長們的一次全方位的查漏補缺,從而更科學、有效地提高兒童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后疫情時代國民健康與免疫力提升狀況白皮書》顯示,受訪樣本中有20%的人認為即使缺失一些維生素也不會影響到免疫力,而僅有56%的樣本會主動補充微量營養素。
部分家長們的“偏科”,其實是人們對免疫力影響因素認知不到位的一個縮影。在疫情反復的當下,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對提升免疫力都需要更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