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到自己會想辦法給上小學的女兒灌輸自己的理財經驗——
例如,不是口頭或行為上制止她亂花錢,而是直接給她50塊,讓她自己試著去管理一筆錢。
購物時,也不限制她的消費沖動。
但在最后,她又會讓Lucky自己淘汰掉并沒有那么想要的東西,讓她學會理性面對需求和欲望。
這哪只是育兒經啊?對我這種已打工妙齡女子也超有用的好嗎?
這些話題,都來自抖音新開播的綜藝《給我答案吧,媽媽請回答》。
抱著好奇,飄順藤摸瓜去瞅了瞅節目本人。
沒成想,收獲不少。
如今許多育兒節目中的通病,在于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動不動就是大道理的輸出,讓大明星來指教普通人怎么過日子。
而這檔節目,有的只是對同一個問題的激烈交鋒,是十六個媽媽對育兒的暢所欲言。
我更愿意形容這檔節目是一場“媽媽們的奇葩說”。
趁著這檔節目正在更新的熱乎氣,來聊聊,當一檔育兒節目成為“媽媽們的奇葩說”后,到底精彩在哪兒?
正如上文所說,相比傳統育兒綜藝,這場節目更像一場大型的辯論賽。
節目組邀請了16位媽媽作為嘉賓。
且選人還有講究——這些媽媽恰好分屬MBTI人格測試的16個類型。
不光人數多,且借MBTI的模型盡力覆蓋了各種人群。
僅在基礎設置上,你便看得出節目的思辨性。
它不是在給出霸道的“正解”,而是希望能呈現不同人的差異本身,在同樣的問題上呈現最豐富的觀點和思維碰撞。
讓我印象頗深的一段——
在討論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該全面開花還是深耕一種技能時,有6位媽媽選擇了后者。
但由于個體差異,即便選擇一致,她們對問題的看法依然千差萬別。
比如一位執政官人格(ESFJ)的媽媽,從開始就表達了自己的強目標導向。
安排孩子六歲去學畫畫,十八歲就考中央美院。
在她看來,興趣班顯然不以“興趣”為主導,而更像一塊鋪路石。
而另一位調停者人格(INFP)的媽媽雖說也支持深耕,卻是基于對他人的共情力做的決定,這也是她所屬人格的特點。
完全站在孩子的視角,從孩子的人格完善為考慮標準。
那如果能把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
這才是人生啊
這,即為問題邊界的拓展。
當我們還困于“是or否”的標準答案時,這些媽媽們告訴我們,處境決定視角,視角決定選擇,每個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正確”。
而這種觀點的豐富性,對一場討論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這樣的珍貴,并非她們就能一擊即中給出正確答案,而是給了一個即使已經討論過千萬次的問題,再賦予個體的深度。
社會習慣了用單一的標準去審視母親與孩子,但在這里會發現,每個人的具體狀況,才是唯一真實、有效的。
不同人格的媽媽們就像石子,于細微之處的視角差異,就像一粒粒石頭投進平靜湖水中激起的漣漪。
就看,當她們討論時,評論區也不知不覺參與了這場辯論。
當其他的育兒節目還懸在半空高呼著“愛”,老套地走著煽情路線時,這檔節目體現的是同類綜藝的另一種可能——
豐富。
這種豐富,是觀念上的,思想上的。
“育兒”一直被視為重中之重的社會議題,可由于話語權的缺失,母親和孩子始終是相對弱勢的一環。
更具體來說,育兒的規則是被少部分精英定義的,電視和書上告訴我們什么是正確的,我們就會照做。
可,有沒有人試圖了解這一議題中的真正實踐者,她們的意見?
個體的聲音能被聽到,就是一種進步。
當然,僅有“豐富”,顯然撐不起一場辯論賽的厚度。
正如于風平浪靜之處絕無機會產生變革,對于辯論亦是。
激烈的觀點交鋒,象征著話語權的轉移。
曾經被少數人定義的正確,也可以被大眾討論、爭辯。
這樣,才有機會真正面對現實。
有一說一,在一檔綜藝里打破娛樂看現實,已實屬罕見,更何況《媽媽請回答》本質還是一檔育兒綜藝。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孩子經濟意識成熟前,零花錢到底該讓他們自己花,還是干脆由家長掌管?
不少家長其實不敢像戚薇這樣寬松。
她們怕孩子自主性不夠,花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給游戲充值,給主播打賞,或者吃不健康的食物。
更有媽媽直接跳脫自證思維——
你們總說允許小孩自由支配零錢是為了培養他的金錢觀,可是如今有幾個孩子,又真見過錢呢?
你會發現,任何問題都很難有最優解,只能在具體的個例中做具體的分析和選擇。
隨著現金支付的逐漸消失,這一代孩子眼中的“錢”變成了一個變動的數字,而沒有實在感。
在信息時代中,掌握金錢成為門檻更高的事。
看似尋常,但這些其實都是很嚴肅的社會議題。
而一檔綜藝敢于去戳這層窗戶紙,已是值得鼓掌的嘗試。
著眼現實,是它的第一層進步性。
至于第二層,則要談談它對“精英式育兒”的祛魅。
在這檔節目里,除了有戚薇、黃英、何姿這些同類節目都有的名人媽媽,也不乏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教育背景的素人女性。
如@大J小D,曾經在知名外企工作的女強人。后因女兒早產,辭掉工作全職育兒。
由于本身無醫學背景,所以照顧女兒對她來說,更像一次從0開始的學習。
而這種從實踐中積累出來的知識,讓她在面對同一問題時,總會有不同視角,甚至想得更深。
討論興趣愛好。
當其他媽媽都在力證著“熱愛”對孩子興趣發展有多重要,她卻敢于跳脫既定思維,從源頭開始思考——
對一個還沒完全有自制力的孩子來說,真的存在自發熱愛這件事嗎?
對小孩來說,熱愛,改換個定義了。
討論財商時。
當同場媽媽都還既定地覺著,培養財商就是孩子支配零花錢的能力,這位媽媽從孩子的認知情況,看清了所謂培養財商的本質。
對小朋友來說
財商
就是首先分清需要和想要
也有之前是美妝網站編輯,后轉行成美妝博主的@陳大奔兒。
和很多普通人一樣,她做過很長一段時間打工人,因此她格外理解打工人在職場中的心酸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
于是,她把這一點延伸到了孩子的興趣選擇上。
對于普通人來說,能找到天賦,已算小概率事件。成年后能還能靠愛好賺錢,更屬于開盲盒。
努力,才是多數人能自己控制的變量。
所以她更傾向讓孩子深耕一個愛好。
在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她希望孩子明白,有時候人生,唯有堅持,才能看到點光。
這些發言,并非完美答案。
更有人從她們過分強調努力,啥都要重新定義之中,覺得這些媽媽們有渲染焦慮,矯枉過正之嫌。
可是,換一角度想,這未嘗不是普通媽媽帶娃的真實困境?
對于多數人,并沒有太多時間和經濟允許孩子去試錯犯錯;那些從源頭的思考,也是一個媽媽在手把手照顧早產女兒中的得到的認知顛覆。
她們沒有專家和精英們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帶娃方式。
但誰又能否認,這是一種更有效,更貼近生活的發言呢?
“精英育兒”的話語權由此打破。
在這些并非標準答案的發言中,不難共情到一個普通媽媽的焦慮,困惑,也感受到了她們對孩子的愛。
而這種打破本身,也成為了進步的一部分。
可打破這扇門,就是結束嗎?
和娜拉出走后的困境何其類似,媽媽在育兒過程中,最終要回歸到的,還是媽媽本身。
在這一方面,飄看到的,是媽媽們面對鏡頭,也不懼展示自己的真誠和勇敢。
一段印象深刻的發言。
還是問到對孩子興趣班的抉擇問題時,一旁的主持人把話頭遞給了戚薇。
還以為戚哥會用照顧lucky的經驗,給到一個意料之內的答案。
沒想到戚哥走心了。
她說起自己小時候學小提琴的事。
那時,就是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才被迫不得不深耕一個愛好。
接著又有冒險發言:
經濟才是決定小孩子能否多棲發展愛好的關鍵。
這話實誠,但也實在不討巧。
而這樣的走心,對戚薇來說實在沒必要。
自己童年,實難算得上一段快樂回憶,練小提琴時,還被媽媽用譜架打過。
可是戚薇還是分享了,原因無他。
和所有媽媽一樣,只要聊到孩子,就忍不住卸下所有偽裝。
相比真心,我相信這是一種媽媽對孩子愛的本能。
類似一幕,也出現在何姿身上。
她從小就被爸爸送去學跳水,被迫早早獨立。
擁有自己的家庭,成為了她從小非常向往的事。
在聊到孩子教育時,她不懼展示自己最柔軟的一面:
我的安全感
來源女兒對我的依賴
另一媽媽,在聊到為了三倍年薪會離開孩子外派一年的問題時,則毫不避諱表達了自己的野心。
我是既要,又要,還要
我既想要陪孩子
又有自信把這筆錢賺回來
說實話,這在現實生活中實在難以兼得。
但又何妨?
這只是這位媽媽面對自己生活最真實的聲音。
可聊起真實,若把它禁錮在只展示自己經歷,給一個確定答案,還是過于狹隘。
更進一步的展示自我,應當是有撕破完美的勇氣,有困惑也不懼于展示在眾人面前。
比如戚薇,雖然自己從小堅持練了8年小提琴,但在面對孩子是否要堅持在一個愛好上這件事上,依然有自己的困惑:
堅持很重要,
但肯放棄,
是不是也是另一種勇敢?
另一個媽媽,即使也覺得孩子應該多棲發展,從而最終找到自己天賦,但也會忍不住懷疑:天賦和努力這事兒,到底誰更重要?
這些困惑和疑問,也向外界提供了另一答題思路。
我們想要的,可能從來就不是那個正確答案,通向答案的過程,才是最珍貴的。
其珍貴之處在于,當所有人都認為存在“最優解”時,《媽媽請回答》這檔節目卻通過辯論的形式告訴我們,最進步的,永遠不是答案,而是思考,真誠和勇敢。
在當下,媽媽這一身份已被太多復雜因素所包裹,要展示一個“正確”的媽媽,更像一道偽命題。
可是那些思考帶來的觀念碰撞,在育兒過程中不懼展示真實自己的真誠和勇敢,卻是媽媽在解答“育兒”這道命題時,不變的答案。
而這,也呼應了節目名稱《媽媽請回答》,回答的,或許永遠不是那些方法和技巧,而是通過表達,讓我們了解媽媽們的真實處境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