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業復蘇、獲利、擴張不斷有好消息傳來之時,國內乳業領域傳來了有些令人不安的消息:
據媒體報道,河北省奶業協會的調查發現,石家莊、唐山、張家口、保定等地“搶奶”事件再次抬頭,局部鮮奶收購秩序開始出現混亂???一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發源地就在該產奶帶。
鉚足勁生產“節日產品”的乳企遭到當頭棒喝:據專家預估,乳業復蘇正在遭遇“缺奶”瓶頸,國內原奶缺口超30%。
從2009年初原料奶源擠壓致使數十萬頭奶牛被宰殺、到洋奶粉原料大肆低價進口,再到國內奶源出現緊張再度在敏感地區造成混亂,從套路上,幾乎在上演著三聚氰胺事件之前的“前戲”。
中國奶業協會資料顯示,下半年各地原料奶收購價格普遍上漲,進入11月,上漲速度加快。由于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從去年12月開始,原料奶收購價每公斤從3.00元一路下滑跌至今年四五月的1.70元,6月開始反彈,目前已經超過3.00元,接近2008年年初狀況。一種看法認為,陷入低谷的乳品行業在年末迎來明顯復蘇,而另外一種悲觀的看法,則不約而同地回顧到了2008年的“乳業9?11”事件的根本。
面臨元旦、春節的銷售旺季,原奶之爭成了乳業市場恢復的一大隱憂。奶源緊缺,奶價飆升,不得不讓人理性對待。
奶源缺口高達30%?
目前中國乳業產業鏈中,奶源建設投入最多,獲得的利潤卻是最少。一般認為,奶牛養殖、產品加工、流通等環節的成本投入分別占75%、15%、10%,這三個環節的利潤分配卻為1∶3.5∶5.5。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乳企自建的奶牛場很少。全國存欄奶牛中,2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的僅占30%。據了解,中國乳制品產能有5000萬噸左右,但產量只有3000萬噸。專家說,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奶源供給量不足。2009年初,原奶滯銷,奶農虧本嚴重,奶農紛紛賣奶牛、殺奶牛,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市收儲奶粉,僅僅過去幾個月,奶源緊張及緊缺、價格暴漲的情況又開始重現。
分析師指出,即使在奶源輸送鏈上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下,2009年乳企依然紛紛擴建。有數據顯示,1-7月,銷售收入超過500萬元規模的乳品企業總數從730家增至832家。而與此同時,因奶源不足、產能過剩,陜西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乳品企業停產。
據了解,按照當前乳產業盈利規律,當奶源價格在每公斤2.8元時,乳業企業生產經營正常,奶源價格在每公斤3元,已經接近乳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線,超過3元,有的生產企業將面臨虧損的壓力。
上周,有媒體報道稱,9月份以來河北省乳品產量大幅提升,當月乳制品完成產量17.27萬噸。隨著市場好轉,上半年奶農“賣奶難”的局面進入9月份后開始發生逆轉。
據被披露并被查證可采信的數據是:現在石家莊原料奶收購價接近翻番,每公斤原料奶賣到3.1元至3.23元,今年四五月份,原料奶的價格還低至1.70元左右。
當地主流媒體稱,面對局部奶源緊缺,一些乳制品加工企業開始爭搶奶源,或施以價格撬動,或冠名奶源基地爭簽合同,有的甚至以現金結算方式攔截向其他企業送奶的運輸車輛。該省奶協在調查中發現,某些乳品企業對奶農增加十分苛刻的附加條款,令奶農無力承受。
業內專家對此表示擔心:高端價格的誘惑之下,大量的散戶和小型牧場主,會否又開始蜂擁擴產,或者為填補產量缺口而又鋌而走險,2008年三聚氰胺的教訓仍歷歷在目:為了應對收購價低,奶站擅自對原奶稀釋,同時為保證通過奶中蛋白質含量的檢測而加入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