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并且服務好的“月嫂”,月收入能達到4600元,堪比“白領”——記者5月22日在沈陽市首屆家政技能大賽決賽上了解到:去年這個時候,找一個“月嫂”的價格還在3600元左右,到現在便漲了1000元錢。而且,預定“月嫂”的時間也大大提前了——往年預定最多提前兩三個月,現在則提前了近半年。
22日上午,記者在首屆家政技能大賽決賽現場看到,“月嫂”在進行筆試、技能等科目的考試。盡管冠軍只有一名,但進入母嬰護理決賽的36名“月嫂”卻被前來觀摩的大東區大北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一搶而光。
“孩子不會抱,尿布不會換,指甲不敢剪,寶寶打個噴嚏都嚇得心慌……”這是很多“80后”“新晉父母”遇到的難題。由于缺乏育兒經驗,請一位專業“月嫂”照顧產婦和嬰兒,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月嫂”不僅每天幫產婦做產后康復運動,做“月子套餐”,還得給嬰兒做按摩、洗澡,對嬰兒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等。沈陽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執行會長趙海林說:“目前,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開始進入生育高峰期,他們請起‘月嫂’來毫不吝嗇,導致對‘月嫂’的需求劇增,當然價格也水漲船高了。”
沈陽華夏中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好幾名月嫂在這次技能大賽中進了決賽。這個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對‘月嫂’的挑選相當嚴格。上崗之前還會對其進行培訓:如何分辨孩子的哭聲是什么意思、給孩子洗澡要注意什么、多少溫度的奶適合給孩子喝……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而且并不是所有參加培訓的人都能成為‘月嫂’。”
傳統印象中,從事“月嫂”這一職業的多是城鎮失業或待業以及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事實上,現在情況則不然。趙海林告訴記者:“‘月嫂’的素質越來越高。翻看一些參賽者的簡歷發現,其中有不少人是市內人,有的退休前是幼兒園的園長,有的之前的職業是護士,七八十年代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比比皆是。”
“月嫂”緊俏的原因,還在于人們育兒觀念的轉變。首屆家政技能大賽母嬰護理項目評委、大東區永豐社區黨委書記李君大姐對記者說:“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認可了‘月嫂’照顧母嬰的科學性、合理性。‘80后’產婦前衛的觀念使得他們對‘月嫂’有較強的信任度,并且帶動了父母思想觀念的轉變,希望通過 ‘月嫂’科學、系統的知識,幫助他們解決產后心理和身體兩方面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現在高端“月嫂”最難求。同經驗和資質相比,請“月嫂”的價格被多數雇主排在了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