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呼“牛來了”,外國人的危機感從何而來。
作為在企業金融服務行業歷史最悠久、最為出色的銀行之一,荷蘭銀行根據企業的年報、銷售額等各項數據做出的世界排名,權威性可謂舉足輕重,無怪乎國人尚未興奮,國外早已驚呼起來。
一位名叫Keith Campbell的外國工程師,在食品工程管理、 技術規劃、包裝及流程自動化、產品研發、信息技術等方面有著30多年經驗,早前就在博客《我們的危機感還不夠!》中撰寫道:“擁有49座工廠和439條包裝生產線的蒙牛,加工了中國消費市場中1/3的牛奶。憑借著每年52%的銷售增長率和對世界頂尖技術的使用,蒙牛可以不被既往系統和觀念阻礙,有能力建造世界級的生產工廠。”
比爾蓋茨曾表示:“下一個首富會出現在亞洲,并且很大的可能是在中國”。如今,中國乳企在世界20強中表現優異,中國乳業增速是世界的五倍以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下一個“雀巢”也將在中國產生。中國乳業市場其實從來就不乏世界巨頭,雀巢、達能、卡夫等企業很早就開始了中國市場的“試水”。然而在首回合的奶源較量中,蒙牛用短短幾年就成為了中國市場的冠軍,引領著中國企業取得了這一階段的“完勝”。
下一個“雀巢”,何時在中國產生?
展望下一階段的競爭,人們可以斷言:控制了奶源就相當于控制了未來乳企全球競爭的生命線。蒙牛在成立之初就憑借優質奶源和香濃牛奶迅速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不僅建設了國內僅有的11個萬頭超大型牧場,還率先實現了主體奶源向牧場奶源的轉化。目前,來自牧場的優質奶源已經成為了蒙牛奶源的絕對主體。近年來,對奶源掌控不力的世界五大牛奶巨頭——法國達能、意大利帕瑪拉特、美國卡夫、英國聯合利華、荷蘭菲仕蘭或者黯然退出、或者一蹶不振,而不斷強化奶源建設的蒙牛,則從5年前一躍成為中國乳業冠軍并蟬聯至今。這一進一退所揭示的競爭法則,對乳業的未來做出了啟示。
2009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中糧集團作為戰略合作者加盟蒙牛,更減速了蒙牛邁向“世界牛”的步伐。從全產業鏈的完善到發力上游奶源建設的共識,中糧與蒙牛的強強合作,為蒙牛帶來的不僅是資源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借以中糧掌握上游資源與全產業鏈的強項,做強做大奶源基礎建設,為蒙牛的乳品安全與長期發展保駕護航。業內專家指出:目前,蒙牛在產品檢測和品質保障方面的措施,已經與達能、雀巢等國際巨頭完全相當,憑借大草原優質的牧場奶源,“中國牛”正在為國人源源不斷供應國際一流品質的乳制品。
相比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為蒙牛制定的“2010年進入全球20強”的戰略規劃,昂首躍入世界乳業十六強的蒙牛、已經加速實現了這一既定戰略目標。隨著蒙牛在奶源建設和新品研發、創新上的不斷推進,以及中國人健康飲奶知識的繼續普及,蒙牛成為下一個“雀巢”,也許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