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今年秋季開學還有不到兩周時間,各文具店和設有文具專柜的超市,又出現了文具購買熱,一些商家專門推出了“新學期學習季文具熱”展銷活動。營業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文具的銷量比平時至少增加五成以上。就在這股“文具熱”中,文具“玩具化”和“高檔化”傾向值得關注。
坦克形、扭扭熊、招財貓、老爺車、蘋果等樣式的削筆器,人物喜怒哀樂各種表情的筆帽,高跟鞋、口紅、香蕉、漢堡等形狀的橡皮,以及印有阿凡達、開心農場等圖案的修正帶,帶音樂能變形的文具盒等,這是記者在文具市場看到的一景。
一位長期關注文具的人士直率地說,文具“玩具化”近年來漸成趨勢,不少廠家在開發文具的玩具功能上下足工夫,以迎合孩子的需求。有了玩具功能,附加值更大,銷路更好,廠家的利潤自然更加豐厚。
文具的玩具化給中小學生帶來了樂趣,但有不少家長和老師表示擔憂。華東師大附屬小學校長嚴偉懿認為,文具就是文具,過分玩具化是喧賓奪主。
文具變成了玩具,對課堂學習并不利。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今年為一年級新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個樸素的書包里,放上了部分文具,小型的筆袋、HB鉛筆10支,墊板、橡皮、直尺。“都是最普通的,很便宜。如果學生使用完或遺失,希望家長以此標準配置,以免文具用品過于花哨造成學生思想不集中。”校長吳蓉瑾認為,“送這些最普通的文具,意在起到示范作用,回歸文具的本原。”
盡管文具越來越好玩、越來越貴,但學生并未因此而更加珍惜。浦東新區張江中心小學的調查顯示,53.8%的學生經常弄丟學習用品。許多老師發現,不少學生做完作業,鉛筆、橡皮不能及時歸到鉛筆盒中,往往是往桌上一扔撒腿就跑,等到用的時候,便不知文具滾落何方;許多班級的“失物招領處”每星期能撿到幾十支鉛筆、幾十塊橡皮,可奇怪的是,幾乎從沒有人去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