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對于現代城市高樓里、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了。有些家長認為不合群的孩子孤僻、內向、甚至還有攻擊行為,長大以后很難與人合作,因此非常焦慮甚至悲觀。其實,幼兒時期的不合群是完全可以糾正的。現代幼兒心理學認為,學齡前幼兒正處于個性萌芽和初步形成期,應該抓住這個關鍵期對孩子施加正確的引導,使其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開朗樂觀、主動交往的性格雛形。但如果錯過了學齡前這一最佳敏感期的話,很可能會影響以后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與個人能力的正常發揮。
要培養一個“合群”的、樂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孩子,必須從消除那些造成幼兒不合群的原因入手。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改善家庭成員間關系
全家人應和睦相處,互相體諒,給孩子一個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環境。盡量不在孩子跟前過多地暴露父母雙方的分歧甚至爭執,避免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
2、轉變養育觀念,改進養育方式
要尊重孩子作為主體的人格和權利,避免包辦代替。家長應注重培養幼兒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擺脫依賴思想;引導幼兒學會關心自己的親人,注重親人的感受,防止過分的“自我中心”;家長不必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獨立游戲的機會,讓孩子在獨自游戲中獨立探索、解決問題,逐漸形成堅實的自信心。
3、營造真實的交往環境
家長應盡可能多地讓孩子與他人交往,讓他們享有接觸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自由;積極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交往,幫助幼兒分析和解決同伴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孩子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努力結交好朋友,發展初步的友誼。
解決不合群的家庭教育小貼士
1、專門購買培養孩子社會性品質的故事書,借助書中人物的成功“案例”激發孩子的交往興趣。
2、在生活上要早入手,讓孩子盡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擺脫對成人的依賴。
3、培養相關技能,提高幼兒的自信。幼兒具有從眾心理,喜愛模仿,易崇拜有本領的人。因此,提前教會孩子一些“絕活”,如拼插模型、折紙、剪紙、歌曲、童謠等,就會增強他們對其他孩子的吸引力。
4、創造機會,讓孩子在情境中學會交往。比如,讓孩子多參加幼兒園和社區組織的集體活動。從小生活在同齡人的群體中,孩子們會逐步學會如何生活,如何相處。家長還可以利用生日或節日,主動邀請其他人一起慶祝,增加幼兒和其他同伴交往的機會。
5、聯絡老師,在游戲時多給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孩子當眾講話的能力。教師還要多多鼓勵、多表揚這樣的孩子,提高他在小朋友中的地位。
6、通過幼兒園老師,創造優勢互補的交往環境。老師可以把內向、不擅交往的幼兒與外向、善于交往的小朋友分在一組,同伴的示范、影響在孩子發展過程中意義非凡。要善于利用同伴影響的作用,讓孩子學會交往。
幼兒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發展中的問題,比如不合群,也不是短期就能糾正的。家長和教師都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幼兒告別不合群。
另外要注意不合群和“言語障礙”、“自閉癥”等情況的差別。對于那些用盡辦法不能奏效的孩子,家長應該向專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醫學工作者請教,以便及時給予孩子科學的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