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乳制品行業連續發生“三聚氰胺超標奶重現”、“疑似激素奶粉”等事件,消費者信心遭受沉重打擊。雖然前者很快受到嚴厲查處,后者則由官方迅速出臺調查結果洗清相關企業的“冤屈”,但消費者的信心卻不容易那么快恢復。
明眼人不難看出,這些事件雖然表面上看是個別現象,但事件背后暴露出的檢測手段缺乏、多頭監管、監管空白等監管不力的問題,卻是長期、普遍存在,是導致我國乳品行業始終無法走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陰影的根本性原因。當人們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監管體系失去信心時,便轉向進口品牌乳制品,甚至是國外本土銷售的乳制品。網絡上海外代購奶粉的熱銷、人們蜂擁前往港澳“背奶粉”,實際上都是人們在“用腳投票”,選擇的并非僅僅是國外奶粉,而是國外嚴格的監管體系帶來的信心。
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建立嚴格的監管體系?這顯然涉及復雜的利益調整問題。比如,政府多個相關部門需要整合及明確責任,財政需要加大對監管手段的投入,奶源收購和企業生產需要提高準入門檻,等等。嚴格的監管或許會在短時期內導致一些群體的利益受損,但從長期效應看,無疑將重建、提升消費者對于國產乳制品的信心,有利于民族乳品行業的復興。
遺憾的是,我們的監管部門在面對乳品行業危機時的表現往往是投鼠忌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不能從根本上觸動乳品行業的既得利益,卻會對消費者的信心造成二次打擊,讓失望的消費者被迫再次遠離國產乳制品。監管不力,實際上已構成對乳品行業的極大傷害!近年來,盡管政府在保護國內乳品行業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比如出臺降低標準的乳品新國標以照顧奶源利益,加大海外代購乳品的成本以保護國內市場,為國內乳品行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但國產乳品行業面對國外品牌的進擊仍然不斷潰退,市場份額遠未恢復到危機前水平。這是為什么?重保護而輕監管,無助于建立消費者的信心,而能否贏得消費者的信心才是乳品行業成敗的關鍵。
我國乳品行業能否不再出問題,不再讓可愛而無辜的兒童付出健康的代價?這是消費者并不過分的期望,然而從現有的監管體系卻看不到實現的可能。是時候建立一個嚴格的監管體系了,無論是為了我國乳品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