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酸奶:奶業市場的“黑馬”
青花瓷圖案的小碗,爽滑細膩的酸奶……近兩年,由青海小西牛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碗裝老酸奶在國內乳品市場異軍突起,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在國內,奶制品能走向全國的也只有內蒙古自治區和青海。”9月15日,青海小西牛生物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維生談到“青海老酸奶”時自豪地說,“我的產品自2008年5月上市后,就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目前我們已在全國擁有三十多個城市銷售網,產品基本覆蓋全國。”
當問起外省的親朋好友需要帶什么物品時,不少人的答復竟然是“啥都別帶了,捎一兩件老酸奶就可以了”。記者采訪中發現,“青海老酸奶”不僅在省內備受喜愛,外省的許多人也對這款與眾不同的奶制品情有獨鐘。許多人在當地買不到“青海老酸奶”的情況下,選擇了網購。與此同時,一些經銷商也將目光盯向了“青海老酸奶”,紛紛表示申請代理。一名經銷商透露:“盡管‘青海老酸奶’從最初的日產量4噸已經增加到了70多噸,仍然供不應求。”
“可以說,‘青海老酸奶’已成為國內奶業市場的風向標。”王維生坦言,“青海老酸奶”是小西牛公司的主打產品,去年的銷售額達到8000多萬元,而今年則有望翻番。
頻被仿制:十幾家企業爭相“賣老”
兩天前,西寧市民王先生在七一路某小區內,購買了一件老酸奶。等他回到家后才發現所購酸奶的外包裝和“青海老酸奶”相差無幾,而味道相差甚遠。“因為味道太酸,難以下咽,我仔細一看才發現,這個酸奶是蘭州生產的。”9月16日,王先生提及此次經歷時苦笑著說。
記者通過對省城部分超市和商店走訪后發現,目前市場上的酸奶品種有多種,這些酸奶的生產企業和產地雖然不同,但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這些酸奶都被標上“老”字,而且食用方式和外包裝顏色等與“青海老酸奶”相仿。針對這種現象,一名經銷商分析:“受三鹿事件影響,奶業市場一度陷入困境,而這時‘青海老酸奶’以‘老’字招牌沖出高原。‘青海老酸奶’之所以受歡迎,一是‘老酸奶’所包含的傳統文化讓人感到親切、易讓人懷舊,吃起來比較放心,二是一些年輕人經常在網上購買,使‘老酸奶’在網絡走紅。所以,現在許多企業都打起了‘老’字招牌。”
“從去年開始,蘭州等地就出現了仿制我們產品的現象,而現在全國的模仿企業已達到了十幾家。”王維生無奈地說,在這些模仿企業中,不乏一些國內乳業市場的巨頭。
跟風之下:“青海老酸奶”還能走多遠
各種情況顯示,“青海老酸奶”已成為國內奶業市場的黑馬。那么面對來勢洶洶的競爭對手,這匹黑馬還能跑多遠呢?
面對酸奶一夜之間都變“老”的現象,不少人對“青海老酸奶”的前景表示擔憂。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食品行業具有很大的脆弱性,魚目混珠的產品極易透支消費信心。在酸奶市場上,不排除有一些小公司乘虛而入,因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而生產偽劣產品。任何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酸奶行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而作為青海打出的品牌,會不會曇花一現,完全取決于市場主體、職能部門的監管和企業的努力。
“產品被人模仿,對我們來說其實是好事也是壞事。”王維生說,“好事是,證明我們的產品被消費者認可,增添我們走出青海的信心;不好的是,頻頻被模仿,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王維生表示,青海是我國四大牧區之一,食用酸奶有悠久的歷史。“青海老酸奶”其實代表了青海濃厚的地域文化。一些企業雖然可以短時間模仿“青海老酸奶”,卻無法克隆產品中所濃縮的文化、品質這些深層次的東西。
王維生介紹,目前小西牛公司發展的最大瓶頸是生產規模小。公司為此已征用120畝地,一邊大規模擴建廠區,一邊正在生產和研制如青稞、沙棘等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產品。力爭五年內進入國內乳業市場五強,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乳酸菌發酵乳基地。(龍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