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國內貼牌“洋奶粉”亂象,央視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只需交5100元就可貼新西蘭奶粉商標,只需花一萬多元,就可擁有一個原產地新西蘭的品牌。此外,有些“洋奶粉”不僅使用中國奶源,連生產工藝也采用雙重標準,比如在國外嚴格遵守濕法工藝,而來到中國卻改用簡單的干法工藝。
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中國進口奶粉只有9.8萬噸,而到了今年,僅一季度進口奶粉量就達到24萬噸,這還不包括“水貨”。在國產奶粉信譽大大下跌的背景下,“洋奶粉”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對于“洋奶粉”的迷信心理,一些“洋奶粉”在中國采用雙重標準,除商標是“洋品牌”外,無論奶源還是工藝都是國產化的。而另一些奸商更絕,花低廉的成本去國外注冊一個洋商標,交給國外小作坊代加工后,專門進口到國內賺取暴利。
我們不得不問,“洋奶粉”為什么就能在中國使用最低的標準?為什么貼牌“洋奶粉”可以大行其道?消費者的守護神在哪里?
眾所周知,在國外,企業注冊雖然準入門檻很低,但一旦出現問題受到的懲罰相當嚴苛。貼牌“洋奶粉”這種國外代工、回國銷售的做法,無疑是在打擦邊球:一方面利用消費者對國外情況不了解牟利;另一方面又能逃避國外嚴苛的監管。因此,這種貼牌“洋奶粉”質量如何,是不難想象的。但是,只要我們的監管也像國外一樣嚴厲,只要我們的懲罰也像國外一樣嚴苛,專供中國市場的劣質貼牌“洋奶粉”就不會有生存的空間。所以,國內貼牌“洋奶粉”的盛行,藐視的不僅是我們的消費者,更有監管者。
好的奶粉是生產出來的,更是監管出來的。只要我們在監管上不淪為世界洼地,我們的奶粉品質也就不會淪為世界洼地。國產奶粉質量不會那么差,“洋奶粉”就不會在中國搞雙重標準,專供中國市場的貼牌“洋奶粉”更不會盛行若此。很多時候,市場是會失靈的,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力量也很微弱,尤其是在一個失去理性良莠不齊而又別無更好選擇的市場上。這個時候,消費者能享受到何等品質的商品和服務,直接取決于監管者的品質。“洋奶粉”亂象要驅除,國產奶粉要振興,監管部門就必須出重拳。
海關數據顯示,2007年全年中國進口奶粉只有9.8萬噸,而到了今年,僅一季度進口奶粉量就達到24萬噸,這還不包括“水貨”。在國產奶粉信譽大大下跌的背景下,“洋奶粉”受歡迎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對于“洋奶粉”的迷信心理,一些“洋奶粉”在中國采用雙重標準,除商標是“洋品牌”外,無論奶源還是工藝都是國產化的。而另一些奸商更絕,花低廉的成本去國外注冊一個洋商標,交給國外小作坊代加工后,專門進口到國內賺取暴利。
我們不得不問,“洋奶粉”為什么就能在中國使用最低的標準?為什么貼牌“洋奶粉”可以大行其道?消費者的守護神在哪里?
眾所周知,在國外,企業注冊雖然準入門檻很低,但一旦出現問題受到的懲罰相當嚴苛。貼牌“洋奶粉”這種國外代工、回國銷售的做法,無疑是在打擦邊球:一方面利用消費者對國外情況不了解牟利;另一方面又能逃避國外嚴苛的監管。因此,這種貼牌“洋奶粉”質量如何,是不難想象的。但是,只要我們的監管也像國外一樣嚴厲,只要我們的懲罰也像國外一樣嚴苛,專供中國市場的劣質貼牌“洋奶粉”就不會有生存的空間。所以,國內貼牌“洋奶粉”的盛行,藐視的不僅是我們的消費者,更有監管者。
好的奶粉是生產出來的,更是監管出來的。只要我們在監管上不淪為世界洼地,我們的奶粉品質也就不會淪為世界洼地。國產奶粉質量不會那么差,“洋奶粉”就不會在中國搞雙重標準,專供中國市場的貼牌“洋奶粉”更不會盛行若此。很多時候,市場是會失靈的,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力量也很微弱,尤其是在一個失去理性良莠不齊而又別無更好選擇的市場上。這個時候,消費者能享受到何等品質的商品和服務,直接取決于監管者的品質。“洋奶粉”亂象要驅除,國產奶粉要振興,監管部門就必須出重拳。